怠惰-大一上学期总结

自白

2018年十月四日建立的博客,上传了之前的一部作品,从此再也没有碰过blog

学着我向往的学姐,我也提笔写下了这篇大一上的学期总结。而当我开始写的时候,我已经是一个在大学摸爬滚打半年的老腊肉了。

正如因特网的哲人所说,人类的的本质是复读机、王竞泽和鸽子。这篇本应在寒假期间完成的总结,居然拖到了三月中旬。
给自己找个理由:寒假自古以来就是上学期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而过完寒假后半个月的时间,足够自己进行反思与批评,为大一下学期的重新做人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好的,我的自白完毕。接下来我将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总结。

我在西源大道的日子

经过了将近三个月的空白时间,第一次来到大学的时候,心情肯定是很激动的。
第一次远离东北,第一次尝试另一方的吃食,第一次进行集体生活······
谁又能不兴奋呢?
开学之始,像是印证以往的认知一样,行走在各个招新的组织中。听说学生会很水很官僚,于是选择了“避雷”;阴差阳错之下找到了科大之声广播站。现在想来,当时的自己真的是只凭着一身的勇才敢于腆着脸参加面试的。不过自己还是很有自知之明,没有选择去面试播音部,反而是去了稍微有些兴趣的编导部。

其实是有些冲动的。而且,虽然我从来不后悔进入编导部行列的决定,也从没对同时为两档节目写作的工作有什么怨言。但是现在的自己仔细地审视这个决定的时候,我总是觉得莫名一腔热血占了原因的的大部分。同样的,为什么没有参加学生会组织,也是顺应了内心原本的想法,内心原本的,被一部分人的评价左右过后的,带有偏见色彩的想法。学生会到底能不能让人得到锻炼,还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

照着受到舆论影响后的心态去做决定,表面看起来是“独立自主”,实际上,不过是照着别人给出的蓝图去一一实现。
刚刚来到大学的我,难免会有迷茫。而迷茫的时候,或多或少的会失去自我。丧失了自我,就需要人“领路”、“避雷”。
而我,到底在这里学到了多少?又有多少占比是属于自己的思考呢?

破与立

成电很好,我很喜欢它。
但是每个人的幻想终有幻灭的一次。对于我来说,是社团活动。
兴高采烈的交了社团报名费,入了群,却发现自己成了“修行在个人”的承担者。
原本以为会占大学生活很大一部分的社团,其实也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好。果然,影视剧与动漫里的社团和现实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活动并不多,人心也并不齐,没有什么需要努力的目标,更不存在什么生死攸关的“废部危机”。
动漫的那一套,和现实相比确实差了不少啊。我充其量不过是挂了个名而已。

每天忙着上下课,听到下课铃马不停蹄地冲去食堂。每天披星戴月,早上六点成都天还没亮。晚上回寝也是十点余钟,月亮已经爬上了天空。每天还要早自习晚自习······
所以,这和高三好像差别不是那么大。
曾经想过的,作为报考重要参考标准的双一流的优秀大学,985的平台资源,强悍的学科实力,业界顶尖大牛,都体现在哪里啊?我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后来的自己,才将这些事情都思考的明白了。在那个时间,我,甚至很多同学,都没有从高中生的思维转变为大学生。我之所以还有这些那些想法,是因为我还是那个,只需要坐下学习,不用在乎别的事情的高中生。
老师会将知识一遍一遍的灌输给你,优秀的模拟试题资源是学校的统一安排的。应试技巧是高考四十年来过来人的经验汇聚而成的,与你志趣相投的优秀的同学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
你不用特意做什么事情,因为世界是围着你转的。

但是大学是不一样的,大学是一个需要自己主动的地方,想要得到优秀的资源,要主动学习;想要进入实验室,要主动与大牛老师取得联系;想要结交与自己兴趣相投的朋友,要主动在各个组织里与人交流。
换言之,那些东西从来不是没有,而是我没有去主动寻求,用东北话讲,叫“吃等食”。

只等着,不去做事,是永远不会有这些的。这样浅显的道理,当我回首时可以轻而易举地总结出来,但是当我身在此山中时,却对此浑然不知。

检讨

很不幸的是,这段时间的迷茫并没有很快结束,反而愈演愈烈。
越迷茫,越为自己的情景焦虑,然而焦虑没有宣泄的途径,于是沉溺于娱乐,混吃等死。这一个学期,就是这样过去的。
最后两周考试周,每天泡在图书馆,早上七点晚上十点,带着面包八宝粥,彻夜复习(在当时是预习)C语言。总算逃过了挂科的命运。

可是我很不快乐,为自己的怠惰行径。
“现在就是后悔,非常后悔”,如果我因为太过倦怠而被逮捕的话,作为画面里的“嫌疑人”,我会这么说。

时间已经过去了,已经浪费掉了。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我将希望寄托于大一下学期。

番外

回到东北之后,我迫不及待的和老朋友们吃吃饭聊聊天。
其中也包括了同样倦怠于学习的厦门大学水产养殖专业的C先生,可惜的是他并没有我这么幸运。
作为一个挂了三科的男人,他的心态比我还崩。
世人皆道,当你不如意的时候,一定要看看那些比你生活还不易的人。
没有幸灾乐祸的感觉是不可能的,但是带着这份幸灾乐祸引出的良心有愧,我和他可以冷静的交谈。

焦虑,和我一样的感受。
我们畅谈了关于我们的专业,我们的毕业打算,考研、出国、就业等种种问题,而无论我们进行哪一方面的交谈,我们都感到前路的压力与随之而来的焦虑。

选择很多时候比努力还要重要,于是我们开始质疑努力的价值
同为“吃青春饭”的行当,于是我们为苦苦思索如何保持竞争力
专业特殊性让我们不得不留在一线二线城市,于是我们会为生存担忧

看不到希望,所以感到焦虑;
过分的焦虑,让人质疑拼搏。

不过我说,我很庆幸我们还有焦虑的余地。我们还会为了以后的出路反复斟酌,焦虑不安是因为我们还有的选。试想以后的自己行走在一条回不了头的道路上,再焦虑也没有用了,因为门关死了,我们能做的只有存活。

选择重要,但是不能否定努力的价值;能力与心态是立于不败之地的筹码;而生存,就算我再乐观,也只能寄托于社会的动态变化。

有时候真的很羡慕那些带着崇高理想的人,虽然经历了千般万般的挫折,却仍能屹立不倒,昂首前行。
没有长远理想的自己,只看到了眼前。
没有核心驱动力的自己,要怎么自我欺骗让自己走下去呢?
我希望,我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真正理想。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SA 4.0 协议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