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账这件小事

储蓄

“储蓄”的概念在我脑海里什么时候建立的已不可考。不过我总记得小时候,那个还在用纸币和硬币的时代,我有一个装满硬币的“小金猪”。它是每次跟妈妈买完菜剩的五角一角的归宿。半径更大的一元钱不多,我每拿到都格外珍惜。过年的时候拿出几个最新年份、最干净的金色五毛硬币或是银色一元硬币,在水龙头下洗上一洗,让姑姑包在年夜饭的饺子里。除此之外,不会打开这个储蓄罐。

高三的时候,正好是移动支付的浪潮冲向小县城的时代。我清楚地记得仅仅是半年的时间,校门口的小吃店老板就把鼓鼓囊囊的零钱小腰包换成了蓝绿色收款二维码。花钞票和扫码支付虽然都是消费,但感受是绝对不同的(这是高三毕业后频繁请同学吃饭发现的,肉疼)

所以,一是长久养成的节俭和储蓄习惯,二是警惕移动支付带来无节制消费,三是智能手机有记账APP辅助。出于以上朴素的想法,上大学后我决心要养成记账习惯。

记账

记账三年了,我一直在用的APP是“鲨鱼记账Pro”,选它的理由是:简洁、有账目分类、没广告。每次在扫码支付之后,我会打开app记这么一笔,数额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现在想来,与其说是记账的习惯,不如说是消费后的强迫症。

“消费”的动作是每天都执行的,一日三餐和公交是记得最频繁的 ,这个APP每次打开都能看到本月的记账总额。它的作用就是:如果我看到数额比较大,就会暗示自己要节省,不要消费太多,数额较小就可能禁不住诱惑“再买点”。大多数人的大学都要依靠父母,虽然18岁名义上是“成人”,但找他们要生活费是令人羞赧的,消费要尽量克制在预算之内,结余的部分就留给自己喜欢的衣服鞋子或是请客吃饭。

其实记账看起来简单且机械,但也有很多细节和值得思考的地方。比如有一个很经典的问题:记账是记录每次往饭卡充值的100/50元,还是吃一顿饭记录这次划走的钱?看起来这个问题是“总体的,批量的”与“分散式的,单笔的”之间的对决,不过如果往深去思考,如果将饭卡认为是自己的另一个“账户”,那么单笔消费就是消耗掉了转移到饭卡里的资产;如果将充值饭卡认为是一次“消费”,就是从宏观上对资产的消耗。其实这个思维模型更正确一些,因为充值是单向的,饭卡里的钱不能转回现金。

除此之外,我还发现记账中各种各样的问题:

  • 零碎钱记不住或懒得记。比如两块钱的地铁,常常因为着急赶路而不记
  • 自动扣费无法察觉,Apple Music / 爱奇艺的VIP续费每个月被扣,常常想不起来
  • 退款怎么算?淘宝退货的退款 / 预定车票退款,算上寄送的快递就有好几笔要记
  • 负债怎么算?花呗和信用卡的消费计入本月还是下月?
  • 红包怎么算?小面额高频变动,实在无法记账。

不过这三年来,身份的转换是非常快的。去年我早早地跑到北京实习,拿到了还算可以的工资。每个月“收入”这一项终于不再是零,而有了急剧膨胀的收入之后,记账这件事情也需重新审视。

rethink

最明显的感觉是消费观念的变化。

读书时的日常开销和在大城市中心区的开销不能一概而论,更何况是北京。剧变的环境,当你的吃喝住行都“不得不”更贵时,消费理念是会被打破的。这里没有五毛钱一根的老冰棍,只有十多块钱的“钟薛高”和盒装冰淇淋,我时常怀念二三十块量大管饱的东北菜,因为北京人均100+才能吃到一个像样的馆子。

我的记账行为逐渐变得流于形式。以往的储蓄和记账是为了节省家里的开支,在工作后被迫维持极高的消费水平,虽然是目前工资可以维持,甚至还盈余的,但每次看到开支数额,却再也没有强烈的想要节省的,那种发自内心的想法了。

以前记账是因为朴素的节省情感和没有正式收入的窘迫。现在记账是为了什么呢?或者换个说法:记录了,但记录的价值在哪里?

提醒自己节制消费吗?那最好的方法是逃离一线城市,到低消费的城市工作才是正道。

提醒自己攒钱吗?很喜欢家乡人说的一句话:”挣多少是多啊?“攒钱是为了什么呢?家里尚且稳定,自己除了衣食住行外也并无别的需求。更何况,攒”老婆本“也绝不是靠实习的死工资就能攒下来的。

所以我换成工作的思维,”记账“本身代表着的只是手动的数据收集。数据有了,但数据的衍生价值却还没被挖掘发现。而以上数据的特征是种类,数额,时间,频率等。

这样一想,整个问题就豁然开朗了。如果是工作,那么记账这件事情,需要做的是两件:

  1. 自动化工具辅助数据收集,多快好省地进行记账
  2. 使用图表等工具挖掘信息的潜在价值,给予消费、投资策略的指导和优化

第一点,要做的事情是保证账目的准确性、维度丰富性和效率,比如利用微信、支付宝、银行APP的”源头“能力辅助记账;第二点,要做的事情是从发现趋势、结合生活实际,调整消费投资策略,减少低效益的消费(比如办了健身卡一次不去,买了滑板一次没滑)

消费是个体面临的一个复杂问题,如果深入剖析,应还有大量心理、投资、博弈等方面的知识需要,作为初出茅庐的生瓜蛋子,实在是把握不住。不过工作带给我的思路却很有价值:收集数据 -> 挖掘数据 -> 调整策略,做出反馈。这应是颠扑不破的方法论了。

而这一阵反思,也有对工作的帮助:常要扪心自问”你做了事情,但事情的收益在哪?“

或许是一个在这个信息爆炸,选择极度过剩的时代里,需要三思的问题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SA 4.0 协议 ,转载请注明出处!